top of page

家长讲座
当了21年妈妈,我有幸福自豪的时刻,也有迷茫无助的时刻,我对妈妈的角色做过很多思考。
我参加过教会组织的为期数月的亲子教育课程,学习了不少很好的沟通技巧,但是我最深刻的体会是,技巧固然好,但如果不解决我们自己内在核心的问题,不关注我们自己内在生命的成长,技巧的实施是不可持续的。
我们先要解决我们是谁,我们的自我价值问题,我们如何定义我们的价值?自己真实的幸福的来源和根基是什么?这是道,是根本。技巧只是术。
常常,父母的误区在于我们在不知不觉中,把孩子的成就作为自己的绩效考核(KPI),如果孩子的表现不够好,似乎就代表了我们作为父母角色的失败。我们把孩子当作自己身份的一个延伸。甚至,我们把自身价值建立在孩子的成就上,用孩子的成就荣耀自己,用孩子的失败捆绑自己,不能放下的焦虑就这么产生了。而衡量成就,最容易的就是外在可量化的指标,好成绩,进名校等等。于是家长们不自觉地陷入对此的孜孜以求。但是,孩子自己内心的自信,坚韧,对幸福的感知与把握,这些内在的不易量化的品质但拉长时间看却是最重要的品质,我们却往往忽略甚至无所作为的。
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种子,拥有内在的成长力量。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是为其提供可以开花结果的土壤。要完成这个任务,育儿焦点应该从追求短期外在成绩,转移到关注孩子内在情感需求、支持发展孩子内在力量上。而要完成这个转变,从根本上需要父母自己内心的觉醒和成长。
父母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的成长。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。
bottom of page